据央视媒体报道,5月21日下午2点30分,华为创始人、CEO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《面对面》记者董倩独家专访。 在这场专访中,华为CEO任正非虽然谈及了中美贸易,但更多的篇幅大谈特谈基础教育话题,4个月前,任正非首次接受国内电视媒体专访,专访记者同样是央视《面对面》记者董倩,在那场专访中,任正非特意引用了一个说法“一个国家的强盛,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”。 在5月21日的独家专访中,基础教育成了最大的关键词,央视新闻客户端梳理了剧透版《面对面》重磅内容,以飨广大关心华为及任正非的网友。 以下是这场专访的部分对话记录 任正非: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?有硬件基础,比如说铁路、公路、交通设施、城市建设、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,硬件设施没有灵魂的,灵魂在于文化、哲学、教育,在于人类文化素质。 董倩:您对教育问题认识这么深、这么透,今天上午媒体圆桌会上有一位记者提问,您会不会进入到教育?会不会领着做,您说不会。但是您在几年前花自己的钱,不是花公司的钱请中央党校、中国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专家做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状况调查,而且也分析了一些不仅是乡村的贫困学生怎么学习,包括城市的一些孩子们怎么能够保障他们的学习?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查?
任正非:希望国家繁荣富强,希望国家实现国家梦想。
董倩:您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研?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?
任正非:中央党校有一个权威性,我们调查了全世界的教育,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
任正非:当然,这些年国家七十年代巨大进步,三十年来也有巨大改善,教师的生活也有巨大的进步,但是要看到(孩子)是祖国的未来、国家的未来,而教师们担负着给花朵浇水的人。我们都不给花朵浇水,没有使命感,少浇水花朵蔫了,不就少了一个乔布斯吗?
从今天抓起,如果农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后很多都是博士、硕士,就会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搏击,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,这才是未来。如果二三十年以后还是没有多少文化,仍旧是一个打工仔,打什么工,全是自动化了。
任正非:在工业革命时代,只要有中学文化程度、中专文化程度基本上可以工作了。但是在智能化社会时,这个文化程度大大提升了。而且不完全是精英教育,国家重视的都是综合性的精英教育,对职业教育不够的。德国70%是高等职业教育,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很伟大的。
董倩:把谈教育的背景再放的宽一点,如果教育是这样的现状,怎么去面对现在以及未来很有可能持续的中美贸易争端?
任正非: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,国家一定要开放才有未来,开放一定要强身健体,强身健体要有文化素质。 董倩:上次采访时您重复一句话,人工智能说的再玄妙,其基础也是数学?
任正非:统计学!我们往往不重视统计学。我们国家哪些学校非常重视统计学?国外计算机统计学就是人工智能,什么学后面都跟统计学,统计学很重要,我们有些人把它当成小儿科扔到一边,也没有大师。
任正非:俄罗斯有一个科学家小伙子不会谈恋爱,只会做数学,到我们公司来十几年天天在玩电脑,不知道在干什么,管研究的人去看他,打一个招呼就完了。我给他发院士牌时,他“嗯、嗯、嗯”就完了。他不善于打交道,十几年干什么不知道,之后突然告诉我,把2G到3G突破了,马上上海进行实验,我们就证明了,无线电上领先爱立信,然后大规模占领欧洲,用了4G、5G,我们现在很厉害,与这个小伙子的突破有关。
|